近日,由全联纺织服装业商会、中国教育后勤协会校服管理专业委员会、ISUE国际校服·园服展(上海)组委会联合主办的“首届全国校服行业商协会行业发展工作研讨会”在服装名城——福建省石狮市成功举办。作为服务全国1.5亿青少年学生的千亿级市场,校服行业既是教育装备的重要组成,也是纺织服装产业的创新高地。面对低效竞争、地方保护与标准参差等桎梏,此次研讨会汇聚全国行业领袖、专家学者及商协会代表,共探校服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,为区域协同与行业革新注入新动能。重庆市教育装备协会校服专业委员会理事长、重庆立泰服饰集团(下称“立泰集团”)董事长张敏书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。
行业现状:机遇与挑战并存,呼唤破局之道
校服行业横跨教育与纺织两大民生领域,承载着“衣以载道”的育人使命。当前,我国校服市场规模超千亿元,但行业集中度低、区域壁垒突出、质量标准不一等问题长期制约发展。部分地区因地方保护导致市场碎片化,中小企业在低价竞争中疲于生存,而头部企业则受限于招投标机制的不透明性,难以发挥规模效应。张敏书在专题发言中直言:“校服行业亟需从‘量’的扩张转向‘质’的飞跃,以协同创新打破内卷,以开放格局重塑生态。”
成渝协同:以国家战略为锚点,赋能产业升级
作为校服行业核心企业代表,张敏书重点剖析了区域协同对校服行业的战略意义。他指出,重庆校服产业依托独特气候条件与政策支持,已在功能性面料研发、智能化生产等领域形成差异化优势;而四川作为人口大省,教育装备需求旺盛,两地联动可构建“研发—生产—服务”一体化产业链。
他进一步强调: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国家“第四极”,不仅是“一带一路”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枢纽,更肩负着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使命。成渝协同绝非简单的市场叠加,而是通过政策互通、资源共享、标准共建,打造跨区域产业共同体。”
破局路径:双轮驱动,构建开放生态
面对行业痛点,张敏书提出“双轮驱动”战略:对内深化协同,对外拓展全球。对内,以协会为纽带,推动行业自律与标准升级,他呼吁强化商协会的枢纽作用,整合校服企业成立“产业联盟”,通过联合采购降低原料成本,共享设计资源提升附加值。对外,借势双城开放优势,打造国际化品牌。依托成渝作为国际门户的区位优势,不仅要让中国校服走出去,更要走进去、走上去,成为全球校园文化的符号。
从巴山蜀水到东方米兰,首届全国校服行业研讨会的思想碰撞,为行业注入新思路。而立泰集团经过30余年的行业深耕实践,正以破局者的姿态,推动一场从区域到全球、从制造到智造的深刻变革。校服行业将突破地域局限,以更高标准、更广视野、更深协同,迈向‘中国制造’向‘中国智造’的跨越。未来,随着区域协同深化与全球化布局加速,中国校服产业必将成为教育强国与纺织强国建设的重要支点,书写新时代的行业华章!